Jun Li's College

By lijun in 散文

September 12, 2023

我的大学是华中农业大学,但这只是一个结果,另一种意义上,又是一次播种。

一个多月前,我还在挣扎于要不要填上华中农业大学,即使这样一所学校,是我期盼已久,甚至于梦寐以求的。

湾里的老人谈天歇凉时曾问过我的学习成绩,也说着“好啊,将来坐办公室几轻松,不用像我们一样守着几亩田,一年到头在里面也扒不出几分钱来”这样的话,我当时跟他说,现在智慧农业、科学种田也是很有前途的,他们只是望着远处不说话。在那时世俗的观念和我的理想就已经开始斡旋了。 我知道他们的偏见从何而起,知识的匮乏,生活的苦难,都足以让他们对农业望而却步,更遑论让他们看到农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。

最好的职业和最好的学问就是人们从中取得生活必需品的农业,古希腊的哲人曾这样说,古中国也始终把农业当做“本”,虽然时代在变迁,但我相信,农业,无论是封建王朝,还是民主社会,始终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,乡土,无论是耄耋老人还是垂髫稚子,永远是人们心中无可磨灭的情结——于是我下定决心,上一所农业大学。

谈到我在大学中的使命,不得不说,在早些年间就撰好了腹稿,现在也正有着方向。

我的父辈和祖辈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,我从小耳濡目染,对农业也有特殊的情感。栽秧,割谷,种洋芋,挖洋芋,点包谷,掰包谷——都是我切身经历过的生产活动,而这些作物生长的过程更让我感到神圣——这养活了我们一家,于是我想到要投身农业发展的浪潮中去。

伴随着我的长大,长辈们也渐渐老去,我也如梦惊醒般地发现,在我的家乡,竟然没有什么年轻人了。或者说人各有志,或者说那是他们那个时代的任务,他们背井离乡已成事实。在这样一片乡村,留下来或者回到家乡来,似乎也成了一种使命,因为家乡需要。

而且,当今时代,乡村振兴战略风起云涌,新农人大有可为,我有信心在家乡做出一番事业。打破传统的偏见,让更多的有志青年愿意回到家乡,我向往能打开这个局面——当然,空谈毕竟误身,选择了这条道路就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下去。十五志学,三十而立,如果大学也有使命,那就是为未来的人生铺路,为理想燃烧一个无悔的青春。